芜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氏砖雕”的第五代传承人朱庆宏在雕刻新四军人物肖像印。
“这是以您年轻时,在新四军做交通员的照片雕刻的,您看像不像!”3月27日,芜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氏砖雕”的第五代传承人朱庆宏把肖像印,送到96岁的新四军老战士沈恕其手中时说。清明节前,朱庆宏把雕好的80个肖像印送给家乡新四军老战士和他们的后人。
朱庆宏从小受家庭熏陶,曾经看着爷爷、叔叔雕刻过石碑、伟德入口牌匾,非常好奇,心中就埋下了篆刻的种子。
高中毕业后,他投身军营,成为一名海军士兵。在8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开设砖雕兴趣小组,创作反映海岛官兵生活的砖雕作品,举办作品展……“买不起石坯就自己动手,从山上、海边找来稍微平整的一些石块,在上面一刀一刀地刻……”《人民海军报》曾刊登了一篇题为《朱庆宏:篆刻兵心》的长篇通讯,记载着朱庆宏痴迷篆刻的生动画面。
为了更好地保护祖辈传承下来的砖雕艺术,退伍回乡的朱庆宏到全国各地拜访名师,购买专业书籍,系统学习钻研技艺,篆刻技艺日臻娴熟,篆刻风格也由浅浮雕、平雕渐向石质治印发展。
2019年10月1日,朱庆宏从电视上看到国庆阅兵式上“老兵方阵”的英雄风采,深受感动,决心动手篆刻共和国军事家和开国将帅肖像印。几百个日日夜夜,他力腕著述,终于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将36位共和国军事家和1614位开国将帅的肖像印及70余万字的人物简介,伟德入口汇编成《红色印记——共和国军事家暨开国将帅肖像印》一书,并将这些肖像印印制在一幅百米长卷上。该百米长卷被中国人民军事革命博物馆和安徽省人民公安历史陈列馆永久收藏展示。
方寸之间,篆刻“红色记忆”。每一枚石头都有了灵魂和生命。眼下,“刀耕不辍”的朱庆宏,准备用4个月完善创作安徽新四军人物肖像印、新四军各时期代表符号、新四军战斗场景、全国英雄模范人物肖像印、1950年战斗英雄肖像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前向群众展出。
芜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氏砖雕”的第五代传承人朱庆宏在雕刻新四军人物肖像印。
“这是以您年轻时,在新四军做交通员的照片雕刻的,您看像不像!”3月27日,芜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氏砖雕”的第五代传承人朱庆宏把肖像印,送到96岁的新四军老战士沈恕其手中时说。清明节前,朱庆宏把雕好的80个肖像印送给家乡新四军老战士和他们的后人。
朱庆宏从小受家庭熏陶,曾经看着爷爷、叔叔雕刻过石碑、牌匾,非常好奇,心中就埋下了篆刻的种子。
高中毕业后,他投身军营,成为一名海军士兵。在8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开设砖雕兴趣小组,创作反映海岛官兵生活的砖雕作品,举办作品展……“买不起石坯就自己动手,从山上、海边找来稍微平整的一些石块,在上面一刀一刀地刻……”《人民海军报》曾刊登了一篇题为《朱庆宏:篆刻兵心》的长篇通讯,记载着朱庆宏痴迷篆刻的生动画面。
为了更好地保护祖辈传承下来的砖雕艺术,退伍回乡的朱庆宏到全国各地拜访名师,购买专业书籍,系统学习钻研技艺,篆刻技艺日臻娴熟,篆刻风格也由浅浮雕、平雕渐向石质治印发展。
2019年10月1日,朱庆宏从电视上看到国庆阅兵式上“老兵方阵”的英雄风采,深受感动,决心动手篆刻共和国军事家和开国将帅肖像印。几百个日日夜夜,他力腕著述,终于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将36位共和国军事家和1614位开国将帅的肖像印及70余万字的人物简介,汇编成《红色印记——共和国军事家暨开国将帅肖像印》一书,并将这些肖像印印制在一幅百米长卷上。该百米长卷被中国人民军事革命博物馆和安徽省人民公安历史陈列馆永久收藏展示。
方寸之间,篆刻“红色记忆”。伟德入口每一枚石头都有了灵魂和生命。眼下,“刀耕不辍”的朱庆宏,准备用4个月完善创作安徽新四军人物肖像印、新四军各时期代表符号、新四军战斗场景、全国英雄模范人物肖像印、1950年战斗英雄肖像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前向群众展出。